1)第七十四章 跳(2)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五艘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在近百艘各式战舰的卫戍下,航向在前往中东的航线上。在卫星图片上,如此庞大的舰队即便用常规的光学镜头都可以清晰的捕捉到。

  美军对于舰队的航向和意图完全没有任何遮掩的意图,换个角度说,似乎炫耀的意味更大。

  战前的储备让美军在战争中拥有者极为庞大的常规兵力储备,相比之下,作为新晋势力的中国和欧洲方面,在常规兵力上的规模仍然无法与美国相比。虽然经过几年和平时期的休养,但是作为最大规模的兵器——航母的建造显然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建造,下水,以及到之后的形成战斗力,都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国海军相比。

  优势只有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才有用,美国人清楚,只有让敌人知道差距所在,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没有什么能比公然在敌人的封锁和袭击下派遣一支舰队完成预定任务更能让敌人感到挫败了,所以,舰队无论是在起航还是航行过程中都没有表现出任何隐藏自己意图的意思。

  对于美国来说,舰队就是他们的名片,无论接受与否。

  美国人并不是在冒险,按照事先对敌人海上力量的评估可以轻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以现有的力量,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都无法在本土近海之外的任何地点对如此庞大的舰队造成决定性的打击。

  当然,这个结论是在一个大前提——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而对于这一点,美国人并不担心,虽然是没有落实到文件上的条约,但是在默认的情况下,三方都遵循着不使用核武器的规则,当然,这个规则并非是道德上的约束,更多的是相互核力量上的制约。就如同两名挂着手枪的对手在下一盘棋,在武器的制约下,没人会恶意的违反棋盘上的规则,而只能依靠约定在棋盘上决出胜负。

  这就注定了战争是在核威慑下的以常规手段决出胜负的游戏,没人想要反驳这个游戏的规则,也没有人敢于反驳。

  而在以常规兵力对抗的条件下,美国人在海面上所具有的优势是无法忽视的,在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下,美国人的优势是明显而无法跨越的。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美国人不担心,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有质变发生,中国人赖以获得胜利的精锐素质在庞大的数量面前,恐怕很难取得胜利。

  ※※※

  093缓慢的游弋在海底,为了让彭铮的行踪能被美国人及时掌握,潜艇在行进在太平洋时曾经有意的上浮了几次,彭铮甚至还专门获得了‘特权’,跑到潜艇脊背上晒了半天的太阳。

  “哎?我说彭铮,他们往你身上是怎么埋的追踪器啊?”坐在躺椅上,在潜艇缓慢的游弋中看着微微海浪随风波动,屈俊杰随意的询问道。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