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印度(1)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度是东西方的宠儿,至少要比那个死硬骨头,不阿谀献媚的中国吃香的多,这点辛格知道的很清楚,而印度之所以能被东西方看中,并不是因为什么制度上的健全,却是因为中国的存在。

  辛格也知道正是因为这点,总统卡拉姆才会放开手去发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中国人是否把印度当成对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点,印度才能占领中国的9w平方公里的国土,分裂巴基斯坦,吞并锡金,威胁不丹,杀掉尼泊尔皇室,进而威胁缅甸。而这次,美国显然放弃的默许的态度,甚至算是公开表明了对印度的支持。如果足够聪明的话,印度这次将扫平一个巨大的障碍,而放弃这次机会的话,那么印度成为大国的目标将会再次被延迟。

  普拉纳布刚刚向他报告了最新的情况,巴基斯坦人显然已经上当,被透露出去的假情报所骗,将主力的两个装甲师中的一个,六个装甲旅中的三个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极其周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辛格知道印度已经将一半的胜利牢牢攥在手中。

  喜欢吃羊的狼,又怎么会为那几根青草而浪费时间呢?

  主体思想的对立面就是事大主义,当金正日将自己的父亲的生日定为主体元年的时候(更改年号),就已经给朝鲜的未来定下了自己的规矩,朝鲜不是任何人的朝鲜,而是朝鲜人的朝鲜,是金氏的朝鲜。

  朝鲜人不屑于去学南朝鲜,不屑于去学日本,不屑于把自己的绑在大国的身边去乞讨残羹剩饭。朝鲜要作为独立的国家存在于世(注:美国与日本,韩国均签有防卫协定,而为了朝鲜付出几十万生命代价的中国,却与朝鲜没有任何防御协议,而且金正日曾经隐晦的说过,主体思想正是针对中国)。

  为了证明主体思想的正确性,朝鲜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哪怕打下一架日本飞机也好……

  又一个铁盒子被挖了出来,当殷勇吃力的把盒子放进背包里时,他终于明白何军士为什么坚持让自己来这里了——敢情是让自己来当力工的。

  这里的森林按照指导员所说,应该属于朝鲜沦陷区,因为他们现在的位置距离清津已经不足百公里了。虽然已经踏入如此危险的境地,但是对于具体的任务殷勇仍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在执行任务前,上面特别强调的就是,每人在携带必要武器的同时,还要带上一把步兵锹,本以为又要打什么伏击战,可是哪想到,竟然是到树林里刨坑。

  前面的老何仍然慢悠悠的四处踅摸着,看他现在的样子仿佛不是在战场而是在菜市场,不过说起老何,殷勇却越发觉得他身上简直有太多的谜,或者他本身就是由谜构成的一般。

  新兵们最先知道的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