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九十九 留下_食味生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两人成亲的头一个中秋节。立秋过后,皇上一行人已经起驾回宫了,行宫这里陡然冷清下来。阿青能感觉到,不光是被留下的人精气神儿象是被抽走了三四成一样,连腰杆好象都不如皇上在的时候挺的那么硬实了,做事似乎也不如前些日子那么有劲儿。

  这不是说虚话,确实如此。

  皇上在此时不光光是一个人,一个统治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有皇上在的地方,大家似乎都跟加足了油的车一样,跑起来都不觉得累。自豪,自傲,觉得日子有奔头。其实对于皇帝而言,这些人什么也不是。他们一辈子也见不到皇上的面,也不可能和皇上说上一句话。但是哪怕跪在街边看皇上的车驾过去,还不能抬头,都让他们象打了胜仗一样,那个得意,那个舒坦。

  行宫伺候的那些人更加不同。他们在行宫待着,皇上不来,全体都象没上发条的木偶一样,恨不得天天躺在那儿死过去。可皇上一来,那个个象打了鸡血,恨不得玩出命来的表现,让上面的人看中自己,最好能离开行宫调任到京城的禁宫里去当差。

  在这儿就等于一个养老衙门,皇上不来,他们这些人形同流放。

  到了京城哪怕要比现在干的活儿多,地位要低,挣的也少,他们也削尖的脑袋愿意去钻营。就象阿青她们去长音苑的时候遇到的那位周尚宫,她是多么渴望得到贵人的赏识,三公主夸赞一句,她都能激动的眼圈泛红。

  打个比方说,人人生下来都是要死的,这是不可更改的铁律。那人们活个什么劲?为什么不躺着等死算了?因为人们活的就是这个过程啊。

  在行宫的这些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什么?拼什么?在行宫就等于躺着等死,没几个人甘于这样一生。

  不说别人,就连阿青自己也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逸王府一家走了,李思静当然也跟着回去了。换做别的时候。她可能会跟逸郡王妃撒个娇多留几天,可是回城就得预备着过中秋节了,这是团圆节,断没有一个人留在外头。甚至在别人家里过节的道理。

  李思静现在可不象从前那么任性了,换在以前,她要想做一件事儿,那撒泼打滚不吃饭也得做成。但是这一年多来,她的变化很大。逸王妃为此可是偷偷掉了不少泪。

  养孩子有多不易?大家都知道不易。而且逸王府比别人更不易,别人生孩子容易,烦恼更多的是养。他们连生都困难,好不容易得了李思静这个女儿之后,真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不说对她百依百顺,那也是重话不敢说一句的。孩子性子刁蛮任性,这个逸郡王夫妻俩如何不知?可自己又不可能下手来管教,再说这事儿是严厉管教就能成的吗?棍棒下也不一定就能出孝子了。

  李思静和阿青、李思敏走的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