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小孩子来当皇帝,说这小孩子姓朱,是他的苗裔。

  这小孩子,据清朝的官吏说,不姓朱,姓王,名叫发生。

  时间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地点是河南鹿邑,策划的人是刘之协。

  他们的领袖,叫做刘松。刘松这时候已经为了曾经在家乡安徽北部传教被捕,充军在甘肃。到了甘肃以后,他又传起教来,被陕甘总督逮捕,于严刑拷打之下供出了刘之协、宋之清。以及在湖北、四川、陕西的若干教徒姓名。

  勒保慌忙将刘松处死,奏报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便下旨有关各省的总督、巡抚捉拿白莲教教徒。

  小孩子“王发生”很快就被捉到,充军到伊犁。刘之协溜走。在湖北,武昌府的同知(副知府)常丹葵于奉到巡抚毕沅的命令以后,一捉便捉了几千人。

  常丹葵在武昌捉了几千人,他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替清朝扑灭白莲教,而是藉此“大捞一笔”。在这几千个老百姓之中,真正是白莲教教徒的极少。常丹葵将他们一律严刑拷打,甚至用钉子钉在墙上。肯出钱的,不久便宣告无罪释放,不肯出钱,或是无钱可出的,便继续在牢里受罪,或是砍头。

  武昌以外,各省、各县的地方官,像常丹葵这样的不在少数。结果是民怨沸腾,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被清廷称之为“川楚教匪之乱”。首先发难的,是聂杰人与张正谟。他们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分别于湖北枝江与宜都两县起事。

  这时候,毕沅的巡抚位置已被一个蒙古人惠龄所代替。惠龄派一个总兵去打,打到八月间,总算打垮了聂、张二人。但是襄阳、郧阳、宜昌、施南(恩施)都已经有白莲教徒揭竿而起,如火燎原,不可收拾。,

  在襄阳的一支,最厉害。首领是一个女子,叫做齐王氏。她的丈夫齐麟(官书写作齐林)也是教徒,起事不久便阵亡,部队由她代领。她秉性贞烈,作战甚勇,矢志为夫报仇,为民除害,为大明恢复江山。

  她身穿盔甲,脚登皮靴,头插雉尾,完全是花木兰打扮。骑马临阵之时,她喜用双刀与一条铁鞭。她的部下一概剪了辫子,面上刺字,决心奋斗到底,永不降清。

  在她的助手之中,最得力的大将姓姚,名叫之富。

  齐王氏与姚之富渐渐地成为全湖北的白莲教领袖,巡抚惠龄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打到孝感,逼近汉阳,可惜被大水阻住,末能攻占武昌。

  因此,他们在嘉庆元年十月间转向北攻,进入河南,占了唐县,前锋及于卢氏。

  他们又从河南进入陕西的山阳、紫阳与陕西的白莲教徒李全、高均德等会台,溯任河而上,进入四川,又沿着渠江而下,到达“上川东”,与达州的徐天德、东乡(宣汉)的王三槐结在一起,以开县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